一、中心定位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校训,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支撑“厚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拓宽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电气、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机器人、生物医学等产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基本情况
实验中心于2017年正式成立,依托十大体育外围平台app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和机器人工程专业等六个专业实验室而建设。实验中心有专兼职实验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人),承担全院和其他学院的相关实验、实训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任务。实验中心的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崇业楼A区和B区,目前主要分为本科教学实验室区域、学科竞赛区域、开放创新实验室区域和高层次人才实验室区域四个模块,实行区域化管理。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总计有66间,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备2000多台套。学院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大量的校内实验室,包括中核集团核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十大体育外围平台app—美国德州仪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联合实验室、微波与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室、机器人综合实验室、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DSP技术实验室、CAD机房、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PLC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室、继电保护原理实验室、电机及控制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室等。多元化的校内和校外实验室为保证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职责
1、负责本中心设备申报计划的制定,确保实验实训设备科学、合理和正常有序,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负责本中心开放性实验的建设和管理,利用互联网+,协助各专业建设虚拟实验室,积极参与学院创新实践平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划及建设工作。
2、协助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安排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并负责具体实施落实。协助各专业编写相应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历等教学资料,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教学。
3、负责本中心日常教学管理(设备维护、日常检查、调停课、听课、突发教学事件处理等),定期检查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保证日常教学秩序的稳定。组织本中心所承担实践教学的考核工作(包括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等成绩的评分和鉴定)。负责进行教学工作总结(期中教学总结、期末教学总结、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4、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教学研究活动。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研讨,申报教研课题,撰写教研论文。负责本中心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及教师队伍建设,对实验教师有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组织试讲、听课,组织示范讲课、观摩比赛等,建立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制度,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材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己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实验实践教材。
5、认真落实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竞赛等活动。按学校和学院要求对本中心教师进行考核,为学校、学院提供教师晋升、评奖、评聘的依据。认真完成学校、学院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发展举措
本着“夯实基本技能,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了今后实验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实验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强化以生为本的观念、不断探索和建设具有本院特色的实验课课程体系、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完善各种考评体系、建设高素质实验课教师梯队、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科研实力和服务地方的能力。
1、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紧跟国内外时代发展步伐,将注重实验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结合理论教学创新对实验课程进行深入改革研究,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系统研究适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对综合和提高层次的教改研究,进一步注重课内与课外、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推进网络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更新服务观念,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为广老员工与社会服务,在开放性实验、网络化实验及管理方面继续深入改革并取得进一步的示范效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的网络建设,实现实验教学中心网络管理最终目标:设备网络化管理,教学网络化管理,考核网络化管理;进一步推进网络答疑、网络信息收集和反馈,以进一步保证实验室高效运作,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加强团队队伍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水平
结合自身实际和已有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实验室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改革措施,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方案,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之规范化、系统化;壮大实验教学中心队伍,使之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和科技攻关、实验教改攻关的能力,为建立“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学术氛围而不断努力,为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和持续动力并取得示范效果。
4、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助力“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注重实验实践创新活动成果向经济生产经营现实工作的渗透,争取创新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引导教师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中提出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专项考核高校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成效,提高教师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考核比重,完善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评价和激励等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主动与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实现高校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转变。